兔毛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注册
查看: 3462|回复: 0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长毛兔常用饲料——栽培牧草

[复制链接]

13

主题

13

帖子

52

积分

新手上路

Rank: 1

金币
0
注册时间
2009-3-15
最后登录
2011-3-16
在线时间
2 小时
跳转到指定楼层
1#
发表于 2009-3-15 18:53:18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种植高产优质牧草是降低养兔成本,提高经济效益的良策之一,是规模养兔解决饲料来源的一个重要途径。
    1 .黑麦草   属禾本科多年生植物,是温带地区最重要的牧草作物之一,具有产量高,品质好,营养丰富,长毛兔喜食等优点,每 667 平方米( l 亩)产鲜草 3500 ~ 5500 千克。
    ( l )生物学特性   丛生,须根发达但入土不深,分蘖多达 40 一 80 个,宜在年降水量 500 ~ 1 500 毫米,冬无严寒,夏无酷暑的温暖湿润地区生长。据观测,生长适宜温度为 20 ℃ 左右,高于 35 ℃ 或低于0℃ 则生长不良。南方地区越冬良好,北方地区越冬率为 50 %左右,不耐寒,较耐湿;再生力很强,每个生长季节可刈割 3 一 4 次,利用年限为 4 ~ 5 年。
    ( 2 )栽培技术   种子细小,需肥较多,以选用地势平坦,土质肥沃,排灌方便的地区种植为宜。
    ① 播种期:南方以秋播为宜,多在 9 ~ 10 月份播种;北方以春播为宜,多在 3 月中旬播种。
    ② 播种量 :单播每 667 平方米播种量为 1 ~ 1 . 5 千克;为提高草质可与三叶草混播,播种量为每 667 平方米 0 . 3 一 0 . 4 千克。
    ③ 田间管理:一般以条播为宜,行距 15 一 20 厘米,播后 30 ~ 40 天出苗。水肥充足是充分发挥黑麦草生产潜力的关键,追施氮肥效果更佳。
   ( 3 )饲用方式   早期收割的黑麦草叶多茎少,质地柔软,营养丰富,消化率高,可获得良好的饲养效果。调制干草宜在开花前刈割,晾晒到含水量为 14 %一 15 %时,即可运回贮藏备用。
    2 .苏丹草   为禾本科一年生植物,已成为我国各地高产栽培饲料之一。具有质地细软、营养丰富等优点,在良好晒制条件下,可以获得茎叶完整,气味芳香的绿色干草.每667 平方米产鲜草可达 7000 ~ 8000 千克。
    ( 1 )生物学特性   根系发达,入土深达 2 米以上,抗旱力强,在亚热带能安全越冬,温带则霜后枯死。据观侧,生长适宜温度为 20 ℃ ~ 30 ℃ ,幼苗期生长缓慢,分蘖后生长很快,供给充足肥料和水分,每天可生长 7 ~ 8 厘米。苏丹草不宜在过分湿润地区栽培,对土壤选择不严,只要排水良好,砂壤土、重粘土、微酸性土或盐碱土等皆可种植,而以肥沃的粘质土最适宜。
    ( 2 )栽培技术   种子扁椭圆形,发芽的最低温度为 8 ℃ ~ 10 ℃ ,最适温度为 20 ℃ 一 30 ℃ ,播种后 4 一 5 天出苗。
    ① 播种期:以春播为宜,北方春播苏丹草播种越早产量越高,播种前 10 一15天,将种子摊晒 4 ~ 5 天可明显提高其发芽率。
    ② 播种量:以条播为好,撒播亦可。条播每667 平方米播种量为 1 . 5 ~ 2 千克,撒播则为 2 一 2 . 5 千克。也可与其他豆科牧草混播,播种量为 1 一 1 . 5 千克。
    ③ 田间管理:条播行距以 20 一 30 厘米为宜,出苗后应及时中耕除草,分蘖至孕穗期生长迅速,需肥渐多,每次刈割后应施追肥 1 次,以硫酸铵或尿素为最佳。
    ( 3 )饲用方式   早期收割的苏丹草质地细软,营养丰富,适口性好,消化率高。寒冷地区全年可刈割 2 一 3 次,温暖地区可刈割 3 一 4 次,一般以株高 50 ~ 70 厘米时刈割为宜,两次刈割间隔期为 30 一 50 天。晒制干草时以抽穗至开花期收割最佳。
    3 .紫花苜蓿   又称苜蓿。为多年生豆科牧草,有“牧草之王”称号。全国各地都有栽培,面积达 200 万公顷( 3000 余万亩)。具有适应性广,产量高,营养价值高等优点。每667 平方米产鲜草 3000 一 4000 千克,最高可达 5000 千克以上。
    ( l )生物学特性   根系发达,主根粗大,入土深达数米,生长年限越久,根茎越大,分枝越多,抗旱越冬性越强。喜温暖半干燥的气候条件,温带和寒温带地区均能生长。据观测,生长最适温度为 25 ℃ 左右,幼苗和成株能抗–3 ℃ ~–4 ℃ 的霜冻,霜后遇到适宜温度仍能恢复生长。对土壤选择不严,除重盐碱地、低洼内涝地、重粘土地外,其他土壤均能种植。
    ( 2 )栽培技术   种子细小,发芽力可保持 3 一 4 年,种子在 8 ℃ 一 10 ℃ 即可发芽、出苗, 15 ℃ ~ 20 ℃ 时发芽快, 4 ~ 5 天即出苗,–20 ℃ ~–40 ℃ 低温仍能安全越冬。
    ① 播种期:可春播或夏播,一般以 8 月下旬至 9 月上旬为最适宜,播种方法以条播为好。延晚播种幼苗细小,扎根不良,越冬困难。
    ② 播种量:北方春寒地区每 667 平方米播种量为 1 ~ 1.5 千克,整地良好、土质肥沃地区每 667 平方米播种量为 1 . 3 一 l . 5 千克。
    ③ 田间管理:肥沃地区条播行距为 50 一 60 厘米,瘠薄地区为 30 ~ 40 厘米。苗期生长缓慢,不耐杂草,从出苗到分枝期栽培成功的关键是中耕除草。
    ( 3 )饲用方式   春播苜蓿可在 8 月上旬刈割喂兔,夏播者多在封冻前刈割。两年生后的苜蓿可    根据饲养需要,在株高 60 ~ 70 厘米时刈割,两次刈割间隔期为 40 ~ 50 天。北方每年可刈割 2 ~ 3 次,南方为 4 一 5 次。不同刈割期,其所含营养成分不相同。
    4 .三叶草   是豆科中分布最广的一种一年生或多年生牧草,目前普遍栽培的有红三叶、白三叶和绛三叶等。具有分布广,适应性强,营养丰富,饲用价值高等优点。每 667 平方米产鲜草 3500 ~ 4000 千克。
    ( 1 )生物学特性   丛生,直根系,侧根发达。系长日照、喜温植物,温带地区均能生长。以夏不过热,冬不过冷地区最宜生长,能耐–8 ℃ 低温,气温超过 35 ℃ 表现生长不良。喜湿润环境,耐湿而不抗早。对土壤要求不严,通常以养分充足,水分适宜的壤王或砂壤土为适宜。砂砾地、低洼地生长不良。耐酸性较强,抗碱性较弱。
    ( 2 )栽培技术   种子椭圆形或肾形,新鲜种子表面光亮,呈棕黄色或紫色。种子发芽的最低温度为 10 ℃ ~ 12 ℃ ,最适温度为 22 ℃ 一 26 ℃ ,幼苗和成株能耐–5 ℃ 一–6 ℃ 的低温和霜寒。
    ① 播种期:可春播或秋播,一般以 9 月份播种最好,北方地区以 3 月中旬至 4 月上旬播种为宜,过迟播种易受早热、杂草危害。
    ② 播种量:以条播为宜,如系春播每 667 平方米播种量为 0 . 75 一 1 千克,秋播每 667 平方米播种量以 1 ~ 1 . 5 千克为宜。如贮藏不当,种子缺少光泽,色暗或带红色者应适当增加播种量。
    ③ 田间管理:条播行距以 20 一 40 厘米为宜。幼苗细小,生长缓慢,易受草害,应及时清除杂草,促进生长。干旱炎热季节应及时灌水 1 一 2 次。
    ( 3 )饲用方式   三叶草蛋白质含量最高期为花蕾期,产量最高期则为盛花期,脂肪含量差异不大,而粗纤维含量则开花后逐渐增加,成熟期达最高值。因此,青刈饲用最好在开花前期刈割,晒制干草最好在盛花期刈割。
    5. 墨西哥类玉米   又称大刍草。为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,已成为我国重要的高产饲料作物之一。具有适应性强,产量高,品质好,生产成本低等优点。每 667 平方米产鲜草 10 000 ~ 15 000 千克。
    ( 1 )生物学特性   植株高大,茎叶繁茂,形似玉米,由于分蘖发达,故草丛较玉米庞大。为喜温、喜湿和耐肥性植物,生长最适温度为 25 ℃ 一 35 ℃ ,抗热力强,能耐受 40 ℃ 的持续高温;不耐低温, 10 ℃ 以下时生长停滞,1℃ 一 0 ℃ 植株开始死亡。对土壤和海拔要求不严,微酸性或微碱性土壤均可种植。
    ( 2 )栽培技术   种子呈长椭圆形,成熟时为褐色,种子发芽的最低温度为15 ℃ 左右。
    ① 播种期:墨西哥类玉米因生长期较长,必须适期早播。南方一般在 3 月下旬,北方在 4 月中旬,气温达 15 ℃ 以上时即可播种。
    ② 播种量:直播或育苗移栽均可,播种量为每667 平方米 0 . 3 一 0 . 5 千克。直播行距 50 一 55 厘米,每穴下种 2 一 3 粒,育苗移植每穴 1 苗。
    ③ 田间管理:播种后 30 ~ 50 天内,生长缓慢,不易封行,常杂草滋长,故要及时中耕除草 1 一 2 次; 60 一 70 天后生长迅速,分孽增多,需要充足的水分和养料,应适时浇水和追施氮肥。
    ( 3 )饲用方式   墨西哥类玉米分蘖多,叶量大,适口性好,是长毛兔的优良多汁饲料,一般可刈割 2 一 3 次。株高 l ~ 1 . 5 米时刈割最为适宜,留茬 8 ~ 10 厘米,追施氮肥,灌溉 1 次,又可促进生长。不论青饲或粉碎、打浆拌料喂兔,饲养效果都很好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管理QQ8818--0017|存为桌面|手机版|兔毛论坛 ( 鲁ICP备07001389号 ) 公安机关备案号:37091102000152

GMT+8, 2024-6-3 01:58

Powered by www.tumao.com.cn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